WFU

網站頁籤

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

給十年前的自己-寫在東妍(青年)診所哺乳醫學部開幕之前102.10.11


初次生產哺乳的辛苦與甜蜜


我的老大今年十歲了,但十年前生產哺乳的過程卻依然歷歷在目、印象深刻

回想十年前我就像大多數新手媽媽,滿心期待寶寶到來,也下定決心要餵最親愛的她喝全世界最好的母乳,卻不知道順利哺乳原來有不少事情應該要注意,犯了不少新手媽媽的經典錯誤,因此在哺乳的一路上跌跌撞撞~


乳頭破皮、追奶、孩子哭鬧


一開始乳頭破皮受傷,自作主張買了假乳套來用,還好孩子不領情根本不吸,避免了日後還得戒掉的麻煩,也還好孩子含乳很正確,破皮流血的乳頭大約一星期就恢復了;

接著去了月子中心,我自以為白天盡量親子同室已經夠了,卻不知道晚上是泌乳旺盛期,晚上把孩子送回嬰兒室沒餵母奶,也沒在乳房很脹時起床擠奶,於是奶量跟不上寶寶的需求,必須添加越來越多的配方奶;

滿月後回到娘家,苦於母奶量不足,上網爬文後才知道要依照嬰兒需求餵食,開始努力追奶,就在產假即將結束時,我終於追到全母奶,第一次在餵完奶後還擠得出母奶來儲存時,簡直開心到要飛起來了;

老大回家後需要大量的安撫,總要人抱著才能熟睡,一放下立刻就醒,我擔心這該如何是好,將來要幫忙照顧的公公婆婆會不會因此體力無法負荷,但神奇的是隨著她越來越適應環境,她就可以在嬰兒床上乖乖睡覺了;

即使經過這些大大小小的狀況,我仍十分享受哺乳與養育老大的過程,也很開心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,也許不是最好的選擇,至少是了無遺憾的選擇,讓我在十年後仍深深記得這些辛苦與甜蜜。

十年來的改變與成長


這十年來,我養了老二,全母乳哺餵直到她兩歲多自然離乳;
我開始進修泌乳相關知識與技巧,並發現自己之前對於哺乳的瞭解真是有限;
我加入了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,認識了一群熱心推廣哺乳的師長與夥伴,非常幸運能和這些同伴一起為台灣的哺乳環境進步而努力;
我與台灣親子教育協會合作開辦哺乳支持團體,與哺乳親子與有心哺乳的孕婦做面對面的交流;
我開始提供哺乳諮詢的服務,解決哺乳家庭的困擾。

哺乳家庭給我滿滿的感動


在服務哺乳家庭的過程中,我認識了許多可愛又認真的哺乳媽媽:
讓超固執的早產寶寶從不願親餵到戀上乳房的媽媽;
為了在南部的寶寶拼命擠奶又時常塞奶的職場媽媽;
乳腺膿瘍經過數次抽吸仍然持續哺乳的媽媽;
擠奶瓶餵了九個月後成功讓嬰兒回到乳房上親餵的媽媽,
這些媽媽和寶寶讓我認識了生命的無窮韌性與潛能,也讓我給更多仍陷在哺乳困境中的家庭許多榜樣與希望。

如果時光倒流


如果現在的我遇到十年前尋求諮詢的我,我會告訴我自己:妳真的很棒!妳撐過了最初的乳頭疼痛,妳頻繁的哺乳讓妳的奶量得以持續,妳的寶寶也很厲害,她的含乳非常正確,所以妳的乳頭不會繼續疼痛;

但是我們要學會觀察寶寶,在她想吃的時候就餵她,而不是看著時鐘或等到哭才餵;夜間也要親子同室依照嬰兒需求哺乳,才能刺激身體製造足夠的奶量,而且妳的寶貝不分日夜都很需要妳,把她放在嬰兒室只會增加她的不安;更重要的是妳要學會用舒服的姿勢哺乳,不管是坐著、斜躺或側躺著餵奶,都要讓自己的身體是放鬆受到支持的。

相信這樣妳能更享受哺乳和照顧小嬰兒喔!


我更希望告訴尚在懷孕的自己:想要順利哺乳,希望妳在產前做些準備,與老公和家人一同認識基本哺乳常識,為自己找好哺乳夥伴與可靠的專業支持,好好享受哺乳及育兒帶來的甘苦吧!

母親、兒科醫師與泌乳顧問的角色相輔相成


當了母親養育自己的孩子後,讓我體認了為人父母不可免除的擔憂與煩惱;

經過完整的小兒科醫師訓練,讓我能夠診斷孩子是因為疾病或照顧方式造成不適;

成為國際認證泌乳顧問(IBCLC)與母乳哺育種子講師,讓我充實哺乳知識與諮詢技巧,

如果哺乳家庭經過我的諮詢後獲得幫助,相信我的自身經驗與這些專業訓練都有貢獻。

哺乳諮詢的目標與願景


我的目標是希望所有哺乳家庭得到正確及時的協助,協助每位哺乳媽媽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寶貝的哺乳模式,即便遇上狀況也能以正確方式順利解決。


真的很開心與楊靖瑩醫師和陳鈺萍醫師在東妍(青年)診所合作,能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往理想前進,我真的超級無敵幸運,也一定要更加努力做為回報!

希望我們是拋磚引玉,未來能盡量將正確的哺乳觀念推廣出去,讓遇上困擾的哺乳家庭及時獲得協助,也讓更多家庭享受哺乳育兒的歡喜與甜蜜!